照片A1 純鐵950℃X1小時→爐冷
照片A2 0.25%C 碳鋼 900℃X1小時→爐冷
照片A3 0.43%C 碳鋼 850℃X1小時→爐冷
照片A4 0.60%C 碳鋼 850℃X1小時→爐冷
照片A5 0.79%C 碳鋼 850℃X1小時 → 爐冷
照片A6 1.01%C 碳鋼 900℃X1小時 → 爐冷
照片A7 1.25%C碳鋼 950℃X1小時 → 爐冷
照片A8 0.63%C-7%Ni鋼, 從950℃急冷至400℃X5分鐘 → 急冷至室溫 照片A9 試料同A8, 從950℃急冷至400℃X10分鐘 → 急冷至室溫
照片A10 試料同A8,為放大10000倍電子顯微鏡照片。
照片A11 0.68%C-0.3%Mo鋼,從950℃急冷至300℃X30秒恆溫保持 → 急冷至室溫。
照片A12 試料同A11,從950℃急冷至300℃X60秒恆溫保持 → 急冷至室溫。
註:黑色為下變韌鐵,白色為麻田散鐵。
照片A13 試料同A11,為放大10000倍電子顯微鏡照片。
照片A14 0.3%C 碳鋼,從1000℃水冷。
照片A15 Fe-10%Ni合金,從1100℃水冷。
照片A16 試料同A15,為以穿透式電子顯微鏡(TEM)攝得的照片。此麻田散鐵之內部含有大量的差排線
照片A17 1.2%C 碳鋼,從1100℃水冷。
照片A18 Fe-0.2%C-30%Ni 合金,從1100℃水冷→液態氮中深冷處理。
照片A19 試料同A18,為穿透式電子顯微鏡(TEM)攝得的照片。此麻田散鐵之內部含有許多雙晶。
照片A20 將0.82%C共析鋼的麻田散鐵,回火200℃X1小時。 照片A21 為A20試料之TEM照片,可看出析出的ε碳化物之超微粒。
照片A22 將0.82%C共析鋼的麻田散鐵,回火400℃X1小時。
照片A23 為A22試料之TEM照片,析出物為雪明碳鐵微粒。
照片A24 將0.82%C共析鋼的麻田散鐵,回火600℃X1小時。 照片A25 為A24試料之TEM照片,析出物雪明碳鐵顆粒有凝集的現象
照片A26 將0.82%C共析鋼的麻田散鐵,回火700℃X1小時。
照片A27 為A26試料之TEM照片,析出物雪明碳鐵顆粒更加凝集。
0.16%C碳鋼,890℃X2小時滲碳後徐冷組織。
0.81%C 共析鋼,在氧化鋁中960℃X2.5小時脫碳處理 → 爐冷。